经验:(原创)跨专业考入中传的考研心得--2010级杨娜

gong2022 2022-07-14 21:01:53 0℃



编者赘语:华科的同学们,你们坐车去北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一所每次都路过的著名学府中国传媒大学呢?你在央视经常见到的著名主持人和记者很多都是这里毕业的。你们可能不知道英语专业有一位学姐在2014年跨专业考入了中传吧?下面来看看她分享的考研心得吧。

作者介绍:杨娜,华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4届毕业生,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专业读硕士。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

离开华科快6年了,这所学校给予我一生的伴侣及一生的挚友,让我充满感激。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与学校再度“重逢”,非常欣喜。工作三年多,让我对考研有了新的认识,希望这份碎碎念“指北”能给你们些许启发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但路是自己的,任何时候,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

为什么选择考研&跨考?

高考报考时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选择英语专业并不是我的本意,高中毕业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上大学后接触了一个记者姐姐,她让我对传媒产生兴趣,经她推荐我开始读了很多文学、社会类书籍。在读书过程中,我看到了白岩松和崔永元对传媒大学的描述,产生了向往。最终因为听了上一届学姐的分享,让我确定报考中国传媒大学。

关于专业,本心是想考传播学,但一个传媒大学的学长说我肯定考不上,因为传播学是传媒的王牌专业,很多本校生都考不上,最终接受现实跟着上一届学姐一样报了广播电视专硕。

选学校和选专业

理性判断:先选学校(既然考研,为什么不选择211&985),再选城市(考研后面临的就是就业),专业最后,大多数工作对专业要求不高。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

感性来说:选一个你喜欢的城市,一个你喜欢的学校,起码备考的时候你很有动力,毕竟考研路漫漫,放弃的念头周期性出现。

就选专业来说,最重要的是选一个相对较好考的专业,胜率会大一些,可以具体咨询考过的学姐学长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以及去看学校历届报名与录取比例。其次,一个相对较喜欢的专业,会让你复习的过程没有那么痛苦,事实证明,考研复习专业课对我来说就像看课外书一样。

如何准备?

环境准备:考研之初,我就选了一个其他系比较靠谱的研友(说来非常幸运,非常感激),每天早晨她都会第一个冲到图书馆,为我们占据了一张“风水”较好的固定桌子。(事实证明,一个桌子上的三个人分别考取了北师、传媒、暨南。)题外话:华科的图书馆真好,我认为比传媒的好。

心理准备:考研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当你看到舍友在睡觉,同学在逛街,校友在实习,你做的就是每日宿舍-图书馆-食堂,要信念够坚定,踏的下心。

专业课准备:跨考比拼的是信息搜集能力。多途径搜集学校,专业,资料,当你的信息掌握的越多,你对整体的复习方向和报考策略了解的越多。途径包括不限于:学校官网,考研类微博微信,报考学校打印社,学姐学长,专业课考研辅导班等。

不论是专业课还是英语,政治,重要的话说三遍:重复!重复!重复!真题教辅不停的刷,至少三遍!

关于考研辅导班,本科期间我是个比较“抠门”的人,现在看来花钱是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好方式,与我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大多都报了专业课辅导班,老师确实当年押中了不少专业题,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走捷径”。

时间安排:专业课是从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复习的,政治和英语是从大三-大四的暑假开始的。(大部分同学是从大三上半学期开始准备,我是因为临时换了报考专业,所以浪费了一学期,因为本科是英语专业,所以跨考是有优势的)。大三下半学期还就是课外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并没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大四开始,把时间调成了考研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

最后三个月,我大约不到六点起床,只记得很多次是叫宿管阿姨起床帮我开门——然后吃个早餐(怀念北门的鸡蛋灌饼和食堂的蛋炒饭配咸菜),接着走进教室背政治和英语——图书馆开门后再开始一天的备考——晚上宿舍关门前回去——躺在床上会看一些考研的真题。周末的时候我会选择睡到自然醒,给自己留出放松的时间。

读研带给了我什么?

首先,传媒大学没有让我失望,打开了眼界,接触了不同本科背景的同学。

毕业后,我凭着211研究生的学历也参与了一些大公司的校招,并最终顺利入职。而目前跳槽的这份工作,因为领导是传媒的学姐,面试的时候多少有加分。

心理层面,增加了一些自信及些许的“虚荣”,但愿我们都足够强大,不会在意这些附加的标签。

工作后的感悟

工作后,我接触了很多国内外名牌大学毕业生,但大家水平其实没有相差太大,只要踏实,愿意学习都足以应付工作内容。名校毕业,首先确实是个敲门砖,可以通过校招进入名企。但我也见过很多优秀的职场人,就是毕业于普通的高校。

考研确实会改变一些人生轨迹,但并不与“成功人生”直接挂钩。其实社会对人的磨练要比校园来得猛烈得多,早点参与企业实习,也对就业帮助很大。有时候我看到与我同龄的人比我职场经验更丰富,偶尔会怀疑研究生的价值,但考研这段体验对我来说,最终成为一段“为自己认真拼搏”的记忆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我觉得还是很值得。

以上工作的感悟,或许真正走进社会的你们才会了解。由衷羡慕你们的“年轻”,认真对待自己每一次的选择,只需相信未来总会比你们想象的好!未来是你们的!加油!

转载:经验:(原创)跨专业考入中传的考研心得--2010级杨娜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