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生生活大揭秘华南师范大学【备考规划、课程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生活是怎样的)

gong2022 2024-05-06 21:51:21 0℃



华南师范大学备考咨询:qsxulaoshi



01
我为什么选择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排名全国第四,广东第一。

华师的优势是华师的学术能力和师资力量。如果想在广东学最好的心理学,就要到华南师范大学。


02
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方向

当前学院和学科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
学习认知与脑科学研究,
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
语言认知与发展研究,
心理统计与测评研究。

学院一贯以科学研究为,注重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近年来无论是科研项目、学术论著,还是科研获奖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

如何确认自己的方向?
第一种,本科做过一个领域的话,继续深挖;
第二种,没做过,跨专业,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入手;
第三种,佛系人群,等安排。


03
我的吃住行

住宿:华师宿舍非常小,4-6人不等。

饮食:但是华南的食堂非常的nice。

研究生的补贴/奖学金/毕业条件说明
一般没有工资,老师给学生的补贴一般很少。

国家发的奖助学金是全覆盖的,助学金一年6000,奖学金一年6000,一年一共12000,到了研二之后奖学金会分等级根据成绩和科研6000-10000不等,研二之后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是20000。

毕业条件:专硕只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和课程,学硕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发文章(五作以内)。存在延毕。


04
我和我的科研

论文、论文、论文。重要的事

情说三遍,所有的任务都是围绕论文,从研究主题、实验思路到后面细化和实验都是围绕论文,只是不同阶段的深度不同,研一准备并开始实验,研二调整好实验做好实验收完数据并开始写,研三发文。

学硕vs专硕
·学硕:大部分同学都是去做实验了,比如语言认知,记忆,睡眠等,其中不乏有去做核磁和脑电的同学,那么这些同学在硕士期间一般都是会和老师发了文章,然后去申请读博了;

如果你是专硕但是却有着一个科研的心,那么老师也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歧视和偏见的,也会带着你去搞科研项目,写文章发文章的,这个请小伙伴们放心;

但是专硕的同学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如果你要读博的话你是没有直博的名额的,必须通过考试来读博士,并且学制是4年,但是也不用担心时间长,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学硕读博学制是3年,但是大部分会延毕,所以大家差不多。

·专硕:一般专硕的同学一般都会偏向去找咨询的老师和统计的老师,更加偏向于应用,而大家毕业以后大多选择就业,而不是深造读书,一般大多会选择互联网公司,学校老师,人才测评的较多。

专硕的小伙伴在研二的时候学校会为大家提供学校的实习机会,中小学的心理学老师会非常锻炼小伙伴们的应用能力,并且导师们会支持同学们多去实习,积累很多实用的技能。而学硕的同学一般都会待在实验室里阅读文献然后做实验分析数据和写文章。

本专业vs跨专业
本专业优势非常明显,自己是本专业的,对这个专业的历史发展,研究方法等等都非常熟悉了,甚至本科就做过实验,收过数据就更加有优势了。

劣势方面呢,只要本科成绩不差,人品没有问题,没有什么太大的劣势,如果真的被刷,可能是一位自己优势太明显自负了吧,所以一定要虚心学习,虚心复试,初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提早准备,因为现在跨专业的同学都非常的厉害,而且从录取情况上来看也是跨专业的录取的多,因为跨专业的进复试的多,本专业虽然有优势,但是如果不认真复习的话也是考不过跨专业的。


05
我和我的导师


导师介绍
第一层次学术梯队(50多岁)中,刘鸣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校长)、郑雪教授、张敏强教授、温忠麟教授、申荷永教授等都是国内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他们都担任了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或下属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第二梯队(40多岁)的成员中,郑希付教授、张卫教授、何先友教授、范方教授、黄瑞旺教授、陈俊教授、金花教授等,均有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梯队(30多岁)中,王穗苹教授、陈骐教授、余荣军教授、王凌教授、陈琦教授、王瑞明教授、田丽丽教授,张一平、聂晶鑫、陈彩琦、刘志雅、迟毓凯、曲琛、陆爱桃、朱祖德副教授等青年教师,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我如何与导师相处?

不同老师风格完全不同,有人喜欢打电话,有人喜欢见面谈,有人喜欢发微信文字,有人甚至喜欢发邮件,也就是说指导交流的方式非常多,但是,无论是那种方式,能达到沟通目的的就是好好的交流了吧!

面对导师的ddl,按要求完成,最后期限还是没有完成,ddl到了,我们没有交,老师过来催,也至少反映老师是负责的人,也证明我们时间管理出了问题,或者说,我们缺少某种资源,而没有提出导致了这种结果。所以,结论是,尽可能不要被老师催ddl,自己管好自己。

老师指导我们,不是就是为了我们自己毕业,毕竟选择是双向的,工作也是双向的,我们 老师做课题完成任务,老师也才能更有动力 我们进行指导工作。没有理由一位要求老师给我们指导而拒绝给老师干活的道理。

选择导师tips

硕士选导师,博士选方向。

硕士选择导师最需要考虑的这个老师是否尽责,他名下是否有学生延迟毕业。如果有延迟毕业,你可以考虑一下,毕竟我们我们硕士第一要务是毕业。所以,我们需要提前通过师兄师姐了解这位老师的品质,内涵等,然后通过邮件自荐信的形式来联系老师。

同学们可以提前联系老师也可以不提前联系,提前联系也是在初试结束之后联系,因为初试结束后大体上考多少分也能够估计出来,如果考的不错,估计分数比较高的话可以联系老师,如果感觉成绩一般可以等到复试结束之后联系老师,因为对于华南师范大学来讲老师对于提前联系的学生态度一般都比较官方,一般大家都是在复试前后开始联系老师。

导师的类型

类型一:完全放养型
这种研究生的导师几乎没有科研、没有项目、也没有行政职务,所以几乎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生 忙做,也不太愿意管学生,没事不会找学生。这种研究生的生活是非常丰富的,自主弹性很大。

①有的选择去实习,为将来找工作做准备
②有的选择待图书馆看书,把技能补上(这种较少)
③有的选择待寝室(天天过年般的生活)
④还有的直接结婚生娃,提前搞定终身大事
这种类型的同学,对研究生的生活,概括起来,可以是时间充足、随心所欲、人生巅峰、快乐知足,因为时间充裕,想干啥干啥也有同学因此更加迷茫,因为没有了奋斗目标,所以是,我想退学。

类型二:半放养型
这种研究生的导师往往会有项目、有科研、行政职务这三种中的一种,偶尔会比较忙,需要学生的 忙。
①项目占大头的导师的学生,自然逃不过忙起来天天做项目。
②科研占大头的导师的学生,当然是天天为论文头秃。
③行政占大头的导师的学生,可能直接成为学院的辅导员, 忙管理本科生或直接管理研究生。

第二种类型的导师的学生,偶尔会 老师跑腿报账,忙碌是一阵一阵的,还不算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这类同学概括起来是偶尔忙碌、小酌欢心、偷得半日闲、知足常乐,因为还有自己的时间,导师也有项目,论文不愁,还算过得去。

类型三:圈养型
这种研究生的导师往往在项目、科研、行政三样中至少占了两样,或者三样都有,那真的是非常的忙碌啊,必须把学生用上,特别是那些琐碎又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学生做也不会出错,自然也就落到学生的头上了。这些研究生几乎是没有自己的时间的,天天跟在导师后头或者天天待在实验室实验写文章,日常几乎是宿舍、实验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
这类同学概括起来就是报账专家、将秃未秃、我变强了、我爱学习,因为跟着老师做的事情很多,确实变强了,也在一些事情上成为了专家。当然,也有一些同学熬不住老师的压力产生了“我想退学”的想法。

有外出交流的机会,而且很多,可以公费出去,但是成绩要够,常去的地方比如国内的台湾,国外的美国。

06
就业情况

贵校师兄师姐毕业都从事什么工作?
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用户体验,hr,企业培训师,教育行业全链条都有岗位,人才测评,游戏策划,用户运营等等。

心理学就业问题是公认的就业难问题,但是这种难中也有人很顺利,为什么?这个问题问问自己在读期间做过什么?学过什么?有什么体现自己价值的经历?如果有,你就业还难吗?

毕业后有去网易,腾讯,阿里巴巴,智联招聘,北森,智鼎,还有各大教育公司,各个大学当辅导员,中小学心理老师。华南的毕业生里有非常多都去了大厂工作,未来可期。

实习情况如何/学长学姐一般在哪些公司实习?
实习的话,专硕研二开始,学硕研三开始;一般是自行安排,如果去学校的实习的话学校可以安排。


07
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在还没进入校门、还没有进组前尽可能去出去走走,可以去工作或者去玩,反正不能躺着。因为进组工作后,会非常忙,很难有一个完整的一周时间给你去玩或者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进组之后肯定很忙,不要抱怨,不忘初心。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间不适应而抱怨当下,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痛苦和难受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在做之前做不到的事情,说明我们在成长。

做好职业规划,做好研究生期间的规划。这个规划我们可以不做,也可以混,最后所有的结果都要自己承担,都是成年人,不废话,你懂。

最后,希望大家前程似锦,春暖花开。加油!

用三个词来总结研究生生活
简单、充实、有价值。


转载:心理学研究生生活大揭秘华南师范大学【备考规划、课程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生活是怎样的)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