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初试经验: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专业课复习技巧

gong2022 2022-07-09 01:00:31 0℃



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初试经验: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专业课复习技巧

新闻学考研网课

考研不是朝夕之功,是一次长跑比赛,需要比较均匀的用力,方能有劲最后冲刺;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采用一定的作战策略,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纵观考研整个过程,制定详细有效的专业课计划至关重要。当然新闻学考研网课,专业课五花八门,复习方法不尽相同,不过一些一般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则是大家可以共同借鉴的。

制订一个完整、详尽的计划必须是首当其冲的。根据专业课的复习顺序,大家一般可以按照总体--细化--重难点--查漏补缺--模拟训练几个步骤来进行。

一.总体复习,全面了解。

这个阶段一般是在准备初期,也就是3月份到6月份这个时期进行。同学们可以把所有的参考书整体地捋一遍,全面系统地了解教材的结构、内容,形成初步知识框架、整体印象,通过练习解决难度一般的问题。达到总体认知的目的。

新闻学考研网课

二.细化复习,重难点掌握。

4月份到10月份是复习得强化时期新闻学考研网课,也是复习得最佳时期。同学们在这一时期要在总体把握知识构架的基础上慢慢地巩固提高。要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复习新闻学考研网课,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攻克,并将重点提炼出来,另建“重点目录”以防遗漏。研究生考试初试的考查目的不同于学习该课程时的通过性考试。前者要求“知其所以然”,而后者只要求“知其然”。所以,复习时一定要达到“知其所以然”的高度,绝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到结束时,要在头脑中浮现出知识点与知识点纵横交织形成的三维网状架构,知识体系要非常明朗,条理应十分清晰。“其言若出于吾口,其意若出于吾心”,做到真正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点。

三.查漏补缺,以防万一。

一定要花约一个月的时间做这项工作。主要任务是加强针对性,瞄准考查重点,结合习题,对照真题,反复强化,对容易搞混弄错的问题要多开小灶,勤做工作;对那些潜藏在知识夹缝中被忽略的问题要抠出来解决了,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推荐结合仙林南师大考研网的《2019南师大考研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复习全析》来复习。

四.模拟测试,提高技能。

新闻学考研网课

这是关键一步,也是被很多同学忽视的一环。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模拟训练就是很有价值的“遛遛”,它会提高心理素质,使你心平气静,沉着稳重地考试,还会增强思维敏捷度、语言组织能力、书写质量和速度,找到每一科目的最佳答题顺序以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忙而不乱,进而在考试时发挥出正常水平(推荐《2019南师大考研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应试模拟四套卷与答案详解》)。谈到语言组织能力,有必要多说几句:答案要力求准确全面,用语简练、妥帖,不说废话,不写错字。此非一日之功,不做练习,不得真经。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每天所学内容都需要做题来强化、检验。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问题似乎简单到过目就会的地步新闻学考研网课,但当你做习题、试卷时会发现,学知识并没有那么轻松,学是一回事,用是另一回事;明白是一回事,掌握是另一回事。两者互相促进但不能互相替代。

另外,辅导书里的很多题出自名家之手,有深度,有代表性。如果您足够幸运,有可能会碰到原题,那可就是轻车熟路。所以,辅导资料要充分地运用起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在复习专业课时不要抱着指定的参考书猛啃不放。其实不管是应付考试还是做学问,广泛的阅读涉猎和知识积累永远都是胜利的最大法宝。所以在看专业书的同时,去阅读其他也许与本专业相去甚远的书籍,这样不仅换一换脑子,有时还能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当然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期刊杂志或新书,一般内容更加贴近时代,更容易理解和消化,阅读起来也饶有趣味。

所以,同学们应该在这方面下一些功夫,这对复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其实,大多数导师并不鼓励死读参考书,他们更欣赏你在参考书理解后所反映出来的更多的专业素养。

如果同学们真正地掌握了以上这一些方法和注意点,那么在专业课复习时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转载: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初试经验: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专业课复习技巧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相关推荐